目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文章来源:开云手机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3-04-12 16:49

本文摘要:摘 要:[目的]现代农业工业园作为探索农业农村生长新模式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乡村工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对其举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法]基于62个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的调研,综合性解读现代农业工业园的内在,系统总结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立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开云手机官网入口

摘 要:[目的]现代农业工业园作为探索农业农村生长新模式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乡村工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对其举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法]基于62个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的调研,综合性解读现代农业工业园的内在,系统总结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立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效果]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取得了努力成效,但存在着主导工业选择非粮化同质化倾向显着、一、二、三工业融合有待深化、农民到场度偏低、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单一等问题。[结论]需要优化主导工业选择、深入推进一、二、三工业融合、完善利益联络机制、富厚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增强监测评价,以更好推进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0 引言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议部署,是新时代推动乡村工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农业高质量生长、促进城乡融合生长、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1,2]。

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配合启动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立事情以来,开端建成了一批工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动员有力的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为农业农村经济连续康健生长注入了新动能,为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虽然现代农业工业园的建设方兴未艾,但相关学术研究较少。

基于此,文章基于62个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的调研,综合性解读现代农业工业园的内在,系统总结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立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富厚相关研究,并指导实践,更好推进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1 现代农业工业园的内在现代农业工业园是在一定的区域规模内,以农业工业为主导,以农民充实到场和受益为前提,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以工业化龙头企业为动员,聚集现代生产要素,融合工业链纵向延伸和工业间横向拓展,集“大农业观、全工业链、深融合度、全绿色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为一体的多功效、复合型、创新性的现代农业生长平台。主要有5个基本特征。

一是以农为本。秉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宗旨[3],坚持农业主导职位,坚持农村优先生长,坚持农民主体职位,确保加工、科技、金融、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业态的介入均服务于农业,均以做大做强农业、促进农村生长、动员农民增收为焦点,坚决防止非农异化。二是要素集聚。

聚集土地、资金、科技、人才、信息、市场、政策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增强各要素间的协调性和耦合性,提高要素设置率,发挥工业园聚集效应,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实现率先生长。三是工业融合。

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构建育种、生产、收储、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工业链。围绕工业间联动,强化种养有机联合,挖掘农业各环节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休闲价值。

通过工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推动农业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形成工业配合体,实现一、二、三工业相互渗透、交织重组和系统融合。四是绿色生长。

将绿色生长理念贯串于工业园建设全历程,全面推行农业绿色生产,增强农业污染防治,掩护与节约使用农业资源,切实改善农村人居情况,增加绿色优质农产物和生态产物供应,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绿色生态循环生长模式,引领示范全域绿色生长。五是创新驱动。将创新生长理念融入工业园建设全历程,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产物创新、政策创新、组织治理创新,强化农科教、产学研大团结大协作,革新农业生产组织谋划方式,完善农民利益联络机制,打造农业农村生长综合革新试点试验区,努力探索创新生长新模式,引发工业园生长活力。

2 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现状2.1 建设概况自2017年启动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立事情以来,停止2018年底,共批准建立62个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这些工业园均有明确的地理界线,围绕主导工业做大做强,将重点乡镇纳入计划规模,区域笼罩广,投资力度大, 95%的工业园横跨2个(含)以上乡镇,多是集中连片结构,平均建设规模3.14万hm2,平均投资规模到达24.88亿元。主导工业集中度高, 62个工业园主导工业平均产值51.94亿元,占工业园总产值的79.43%。

从主导工业数量漫衍来看,超半数(36个)的工业园突出优势、集中打造,着力生长1个主导工业,占比到达58.06%; 选择2个主导工业的工业园有22个,占比35.48%; 选择3个主导工业的工业园有2个,占比3.23%; 综合性工业园有2个,占比3.23%。从主导工业品种漫衍来看,以果品为主,有23个工业园的主导工业是柑橘、猕猴桃、苹果等果品工业; 其次是蔬菜和粮食,有15个工业园的主导工业是榨菜、泡菜、萝卜、大蒜等蔬菜工业,有14个工业园的主导工业是水稻、小麦、马铃薯、青稞等粮食工业; 再其次是饮料、畜禽和中药材,有9个工业园的主导工业是茶叶和咖啡,有8个工业园的主导工业是生猪、蛋鸡、奶业等畜禽工业,有7个工业园的主导工业是枸杞、人参、茯苓、怀药等中药材工业; 以水产、花卉园艺、糖料(甘蔗)、油料(花生)为主导工业的工业园较少,划分有4个、3个、2个和1个。2.2 建设成效2.2.1 主导工业提质增效各工业园驻足当地资源优势、生长水平和生长潜力,选择比力优势突出的特色工业作为主导工业,综合施策,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工业上的优化设置,强化链条延伸和集约开发,打造工业集群,将资源优势、比力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产物优势和竞争优势,工业生长水平在区域甚至在全国处于领先职位。如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尺度化茶园1.57万hm2,茶叶产量约占全国的1/20,已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研发、人才、电商等各种工业要素聚集的现代高效茶业示范经济综合体,安溪铁观音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2018年涉茶总产值达106亿元。

2.2.2 科技驱动越发有力各工业园努力与科研院校开展精密互助,搭建科研平台,共建产学研互助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示范、推广,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现在, 62个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中,有23个工业园拥有院士事情站,有7个工业园拥有博士后事情站,有12个工业园拥有国家级研发、试验、检测中心。依托这些科研平台,以技术服务和结果转化为手段,为工业园生长、人才造就、科技孝敬提升等提供技术支撑,工业园科技进步孝敬率到达7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如陕西省洛川县现代农业工业园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为基地,组建了洛川苹果工业开发院士事情站,建成国家级苹果种质资源圃和国家级苹果选种场各33.33hm2,引进种质资源2 000份,引进400个苹果新品种、品系、砧木和100个自优选系举行比力试验,培育出秦脆、秦蜜等5个新品种,取得免套袋、免人工疏花疏果、重茬栽培、矮砧宽行种植、以虫治虫生物物理防治等20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2.2.3 工业融合不停深入围绕主导工业生长,各工业园科学计划结构生产、加工、物流、研发、休闲、服务等功效板块,推动工业链纵向延伸和工业间横向拓展,形成产加销、农工商、农文旅一体化生长格式,并逐步打破一、二、三工业割裂形态,努力探索深度融合和系统谋划模式,开端形成六次工业新业态。如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现代农业工业园围绕“陈皮”工业,建设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掩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建设绿色尺度化种植基地,强化精湛加工,形成茶、饼、酒、酱、酵素、调料、凉果等系列产物35大类、100多个品种,建设新会陈皮尺度仓储中心,深挖陈皮工业生态、休闲、康健和文化价值,建成中国首个集陈皮生意业务、特色餐饮、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特色农产物商业文化综合体,工业融合生长迈出新程序。2.2.4 绿色生长成效突出各工业园严格贯彻“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全面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绿色、低碳、循环生长模式,优质农产物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如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实施绿色种养联合,在规模养殖场推广低压管道浇灌技术,建设污水处置惩罚、中水回用、污水反渗透等系统,年节约用水150万t,淘汰污水排放10.6万t; 建设1 333.33hm2青饲玉米基地及生态果蔬采摘园,构建“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中水回用—沼肥还田”生态循环模式,实现畜禽粪污全量化使用。福建省平和县现代农业工业园收集废次果集中处置惩罚,生产植物营养液、有机肥; 推广蜜柚可降解可重复使用套袋技术。河北省邯郸市滏东现代农业工业园集成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环控等先进技术,推广太阳能灭虫灯、粘虫板,应用生物菌肥,淘汰化肥、农药施用量。2.2.5 动员农民作用初显各工业园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形式,推动生长“龙头企业+互助社+基地+农户”的互助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络方式,深化“订单农业+条约价收购+二次分红”利益联络模式,探索构建“大园区+小庭园”、“大工业+小业主”等工业化团结体,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现代农业生长有机衔接。

2018年工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2.2万元,比2016年增长27%,比各工业园所在县平均水平横跨30%以上。同时,有19家工业园努力探索财政奖补资金折股量化等新的利益联络机制,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增值收益,有效增加农民财政性收入。

如湖南省宁乡市现代农业工业园由村团体建立互助社,将4 300万元财政资金通过互助社作为股权资金入股企业,以保底(5%)+浮动的形式到场企业年底分红。分红的20%作为村团体的治理运行经费,剩余80%根据向企业流转的土地、交售的粮食或宁乡花猪数通过互助社分给农户。2.2.6 品牌建设实现突破品牌建设贯串农业全工业链,是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各工业园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绿色生产体系,鼎力大举推进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宁静尺度体系建设,增强品牌培育力度,构建起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掩护、生态原产地产物掩护认证为基础,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以企业品牌、产物品牌为增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齐头并进,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品牌体系。

停止现在,共培育出五常大米、东坡泡菜、宁乡花猪等区域公用品牌53个,其中,琯溪蜜柚、金乡大蒜入选“中国欧盟10+10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产物”,安溪铁观音、横县茉莉花入选“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物。2.2.7 政策支持不停加大各地在财政扶持、用地保障、金融支持、保险服务等方面出台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支持工业园建设。

在财政扶持方面,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充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在用地保障方面,北京市房山区现代农业工业园将团体用地与农用地配合开发,以点状供地的方式保障工业园用地指标; 江苏省泗阳县现代农业工业园将373.33hm2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用地,管理设施用地113.33hm2,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4hm2; 安徽省金寨县使用农村宅基地腾退结余建设用地指标133余hm2,重点用于保障工业园建设用地。

在金融支持方面,构建“惠农贷”、“快农贷”、“农贷通”、“政融保”、“政银担”等金融支农平台,设立工业生长基金、信贷担保基金、风险赔偿基金,试行以土地承包谋划权、农民住房、蔬菜园、养殖场、粮食等举行抵(质)押贷款,推出“陈皮贷”、“菠萝贷”、“闽茶大师贷”等专项金融产物,建立陈皮银行、茶叶专业支行等农产物金融生意业务银行,探索龙头企业为家庭农场担保、整村批量授信等模式。在保险服务方面,建立柠檬指数,创设菠萝价钱保险、大蒜目的价钱保险,建设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等。

3 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立中存在的问题3.1 主导工业选择非粮化倾向显着,同质化比力严重2017—2018年批准建立的62个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中,涉及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重要农产物的仅有17个,以粮食为单一主导工业的仅有2个,且集中在黑龙江省,非粮化倾向比力严重。部门工业园在工业选择上,地域特色不够鲜明,同质化现象比力严重,没有凸显当地优势农业资源。如:涉及茶业的有8个、柑橘有6个、猕猴桃有5个。此外,有5个工业园选择3个及以上主导工业,工业优势不突出,关联性不强,倒霉于工业做大做强。

3.2 工业关联度不高,一、二、三工业融合有待深化部门工业园一、二、三工业生长不平衡,关联度不高,同时也未针对一、二、三工业生长的短板,举行升级革新,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工业园的工业支撑。大部门工业园低级产物多,深加工不足,加工转化率低,工业链延伸不足。个体工业园加工业蓬勃,但规模种养基地生长不足,原料泉源依赖其他县市,工业链不完整。

此外,多数工业园的休闲、生态、文化等功效开发不足,价值链拓展有限。在项目设计上,各自独立,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生长。3.3 农民到场度偏低,利益联络机制有待完善现代农业工业园强调“以农为本,农民受益”。但一些工业园在目的计划上存在一定偏差,农业相关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农民到场度低,动员能力不强。

部门工业园针对农民互助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谋划主体,投入资金少,扶持力度小,动员农户受益不显着。大部门工业园的利益联络机制依然停留在订单农业、土地租金收益、就近打工收益等浅条理的水平,对如何壮大农村团体经济,如何体现农民主体、确保农民恒久受益,详细措施不多。

3.4 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单一,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力度不足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立强调:“努力通过PPP、政府购置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4]。但2017—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实践中,财政资金多以津贴的方式投入,投入方式单一,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的能力有限,没有充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性作用。虽然个体工业园努力探索PPP模式,但由于农业领域PPP模式尚无成熟案例可循,均停留在方案构想阶段,未实质性实施。4 推进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的对策建议4.1 优化主导工业选择,强化工业支撑要驻足资源禀赋、区位情况、工业集聚等比力优势,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主导工业,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元性。

区域主导工业的选择要切合“区域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比力优势显着,工业可延伸性强、市场开发价值较高,产物品质具有特色、有一定认知度,产物市场需求量大、竞争优势显着”等条件,确保工业生长连续性。在区域结构上,优先在粮食生产功效区、重要农产物生产掩护区、特色农产物优势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结构建设。在工业结构上,做强粮、棉、油、糖、畜牧等重要农产物和现代种业,做优果、菜、茶、水产、中药材等特色农产物。

在工业数量上,应聚焦单一主导工业,或选择工业关联度高的2个工业,以确保工业做大做强。4.2 围绕全工业链建设和多功效聚合,深入推进一、二、三工业融合围绕农业育种、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找准工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单薄环节集中打造,生长农村电子商务,做实“互联网+”农业,实施数字农业工程,全面完善工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效,充实使用农业景观、农业生态,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工业深度融合,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生长由单一休闲向深度体验转变、由简朴粗放向精致品质转变[5]。打破农业管生产、工业管加工、商业管销售的工业形态,实现一、二、三工业的系统协调、融合生长[6]。

4.3 完善利益联络机制,保障农民充实受益把与农民建设精密利益联络机制作为项目支持的前提条件,强化利益联络,让农民更多分享工业链增值收益。如:摆设部门财政资金由与工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精密利益联络机制的农民股份互助、专业互助谋划组织或农民持股,其资金使用由龙头企业在划定用途规模内合理摆设。

同时,创新利益联络模式,试行“托管保底”(企业、互助社、农户相互委托种养殖)、“合资兜底”(财政津贴,企业、互助社、农户配合出资建设,企业保底收购)、“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租金+分红+劳务收入”、“折股联营、反租倒包、双线代销”等模式,将企业与农民从简朴的产物购销、劳务聘用、土地流转,转变为更为精密的互助共赢关系,让农民更多分享工业增值收益,增加农民谋划性收入和人为性收入[7]。扩大财政资金折股量化试点,努力探索团体土地、衡宇等资源资产到场工业园建设的可行路径,增加农民产业性收入,让农民恒久享有连续稳定的收益。

4.4 富厚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升财政资金撬动能力在津贴、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助、风险赔偿金等财政投入方式中,明确要求工业园至少接纳两种以上,推动地方富厚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对接纳融资担保、产权入股、PPP模式等,且实施效果好的项目,分外给予奖励,引发地方创新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方式的动力。同时,勉励地方创新涉农财政资金整合机制,在确保完成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摆设的性质相同、功效互补、用途相近或衔接的涉农资金纳入统一资金池,统一资金拨付、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考核验收,形成财政扶持协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5 增强监测评价建设健全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实时跟踪工业园建设成效,定期分析评估,增强工业园建设运营全历程的跟踪监测,建设完善“目的考核、动态治理、能进能出”的工业园治理机制[8,9,10],确保现代农业工业园连续康健生长。作者简介: 肖琴(1986—),女,湖南益阳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偏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罗其友(1964—),男,四川宜宾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偏向:农业结构与区域生长。Email:luoqiyou@caas.cn;基金: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课题“十四五”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引领驱动工业兴旺研究(20190242);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IARRP-2019);泉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开云手机官网入口,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现状,、,问题,与

本文来源:开云手机官网入口-www.thedarkroomtheatre.com